當前,全球顯示產業蓬勃發展,特別是近年來中國半導體、顯示產業迅猛崛起,已成為世界新興顯示產業的投資聚集地與增長引擎。和輝光電一直走在行業的前列,在2018中國智能手機行業企業家峰會上,和輝光電研發總監徐亮出席會議,并作了題為《把握機遇,迎接未來》的主題演講。
和輝光電研發總監徐亮
徐亮首先對和輝光電作了簡單的介紹。和輝光電成立于2012年10月,是一家專注于中小尺寸AMOLED顯示器件生產的面板工廠。目前和輝光電除一期4.5代AMOLED量產線外,正在建設一條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總投資272.78億元,產能規模可達每月3萬大片基板,產品以1至13英寸的中小尺寸顯示屏及模組(包括部分柔性)為主。二期項目已于2016年12月開工建設,計劃于今年7月首批設備搬入,并于2019年1月試生產。
和輝光電在AMOLED領域深耕多年,至今已取得了不少成績。自和輝光電2016年大批量供貨以來,已有近30款產品走進消費者手中,并獲得華為、小米、步步高、魅族等品牌客戶的認可。和輝光電在柔性研發技術上也不斷突破,已成功研發出卷曲屏、折疊屏、固定曲面屏等多項AMOLED柔性顯示技術。其中,全視曲面屏的即將量產,代表著和輝光電的又一次量產技術升級。
隨后,徐亮分析了智能手機的出貨量。他表示,價格高于3000元的手機的出貨量在智能手機整體出貨量中所占比例并不是很高,同時,與過往相比,雖然中國品牌在高端機型上已經出現了很大的進步,但目前,3000元以上的手機的銷量仍以國外品牌為主。另一方面,2000-3000元的手機則是手機出貨量的低谷,而1000-2000元以及低于1000元的手機的出貨量則在手機整體出貨量中占了很大比例。因此,中低價位的智能手機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具有較大的市場需求。
和輝光電第6代AMOLED生產線從建設初期就堅持AMOLED硬屏+柔性屏雙輪驅動的戰略。徐亮表示,從產品形態上來說,柔性屏有著更好的形態以及更豐富的設計,遠超AMOLED硬屏;從生產線的投資上來說,由于柔性屏的生產過程中需要進行薄膜封裝,在模組段還需要一些與柔性屏相關的特殊設備,所以AMOLED柔性屏的投資高于硬屏;從生產工藝上來說,生產柔性屏的復雜程度也遠高于硬屏;從供貨的穩定性上來說,目前能夠實現大量、穩定的AMOLED柔性屏的供應的,仍然只有國外的面板巨頭;從成本上來說,目前柔性屏的成本同樣遠高于硬屏,這就意味著柔性屏暫時只會應用于高端產品,而AMOLED硬屏則會應用于中、低端產品,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AMOLED硬屏仍然會因為價格優勢而長期存在。
每個產業都會經歷形成、快速發展、成熟、衰退四個階段,而徐亮認為,目前AMOLED硬屏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并正在向成熟階段過渡;AMOLED柔性屏則處于產業的形成階段,并向快速發展階段過渡。目前,AMOLED硬屏的成本主要來源于IC、偏光板、蓋板、發光材料、FPC,其后續的發展需要依靠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合作,降低成本,擴大市場,實現上游、中游、下游的互利共贏。
徐亮還介紹了和輝光電的產業布局和技術開發情況。他表示,目前,和輝光電基于自身的量產經驗和開發經驗的積累,確立了四大開發方向:AMOLED柔性屏、高分辨率AMOLED顯示屏、全面屏和車載顯示屏。
在柔性屏上,和輝光電已經實現了內彎產品的開發,彎折次數也正逐步增加。他認為,折疊手機的屏幕技術已經有所突破,但將柔性屏做成折疊手機,除了屏幕還需要克服很多困難,這需要上下游的協同合作,以面對折疊手機帶來的挑戰。
卷曲屏分為內卷曲屏和外卷曲屏。據介紹,目前和輝光電的內卷曲屏的卷曲半徑可以達到5毫米,卷曲次數達到10萬次,目前正在進行卷曲半徑為3毫米的內卷曲屏的研究、開發。
另外,和輝光電十分看好車載顯示的前景。目前,汽車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將來有望出現“一車十屏”的現象。但是汽車對車載顯示面板的要求非常高,基于AMOLED顯示目前的技術水平,在常規的量產技術及設計技術手段之下,暫時沒有辦法達到車載的要求。為此,和輝光電開發了DMR技術和DBI技術。
DMR技術的特點是可以通過拍照來獲取屏幕上不同位置的亮度,并自動補償亮度的差別;DBI技術的開發則是由于屏幕在顯示不同亮度圖片時,AMOLED顯示器件的亮度會有不同程度的衰減。DBI技術可以自動統計屏幕不同位置上的亮度差異以及點亮時間,并進行補償。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