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中國(國際)量子點產業峰會上,Nanosys大中華區總經理、應用工程總監羅忠升博士做了以“Nanosys——引領量子點的革命”為主題的演講,分享了Nanosys在量子點技術上的發展成就。
羅忠升博士介紹,Nanosys公司成立于2001年,以伯克利、麻省理工(MIT)強大的科研力量為基礎,積累了大量的量子點專利,也實現了很多關鍵技術的突破。他也介紹,Nanosys公司成立之初,面臨量子點對水和氧比較敏感的技術問題以及商業化規模生產兩大問題。而在隨后十年里,Nanosys公司在這些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2009年第一次在CES上展示了量子光條,獲得CES當年的發明獎;2011年在SID展示了量子點薄膜,也是獲得SID大獎;2013年出貨的材料已經按噸算;正式進入了量子點商業化時代,涉及產品覆蓋了平板、筆記本電腦、監視器、電視。
羅忠升博士也透露,量子光條有一個最大的局限是玻璃做的,在手機上應用需要經受抗摔實驗,這對量子光條帶來了很大的技術挑戰。為此,Nanosys公司啟動了量子薄膜技術的研發,且于2013-2015年獲得了SID “Best in show”獎。
對于量子點在LCD上應用的意義,羅忠升博士把量子點帶來的體驗稱之為“終極視覺體驗”。在量子點在顯示應用之前,LCD面臨最大挑戰就是怎么實現高色域。量子點在顯示領域應用之后,就基本上解決了高色域的難題,也實現了最高視覺體驗的三個方向:第一、光測范圍內不能看到像素;第二、高動態,可以實現一些新的技術來搭配實現更好的高動態范圍;第三、還原真實色彩,再現人眼在自然界看到的所有顏色。
同時,他也認為,顏色另一個維度是亮度,如果要實現真正的高視覺體驗,不光是二維寬色域覆蓋,某個顏色的亮度也要提升,只有某種顏色達到足夠亮度才能帶來終極的視覺體驗。他也把目前OLED電視和量子點電視做對比,特別在高亮度環境下,量子點電視有效動態范圍遠遠超過了OLED電視。這也是為什么三星沒有計劃在未來做OLED電視,原因就在于三星覺得已經可以用量子點技術超越OLED做電視,實現更高的圖像質量以及效率。
從環保的角度來看,無鎘量子點無疑有益于環境保護,但是無鎘僅能做到80%覆蓋率,而有鎘可以做到90%以上覆蓋率,而且半波寬也是有差距的。羅忠升博士表示,2016年Nanosys公司主要的研發目標就是盡可能做到低鎘,主要采取把有鎘的綠和無鎘的紅量子點混在一起的方法,提升色域覆蓋率,使顏色又沒有太大損失。
對于未來量子點的發展藍圖,羅忠升博士介紹,Nanosys公司未來兩大努力的方向是:第一、提升量子點色域、發光效率以及視角等技術水平;第二、通過打印技術實現量產,進一步降低成本。
羅忠升博士總結,Nanosys公司從成立之初就建立在非常堅實的專利基礎上,且實現了很多技術層面的突破,引領了量子點從實驗室進入量產。他表示,未來Nanosys公司愿意用領先的性能、非常有競爭力的價格、很強的專利支持,進一步加強與產業界企業的深度合作。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