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百納米級精度與品質把控成本
--讓觸控、顯示生產不容小覷的高精密鉆石刀輪
當下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引爆市場需求,電子消費終端市場爆發式增長拉動了觸摸屏、液晶玻璃、AMOLED屏等上游材料出貨量。隨著電子行業的發展,觸控與顯示技術更大范圍融入大眾生活,從移動通訊到家居生活,從辦公工具到汽車裝置,消費者不斷追求著科技所帶來的便捷及視覺享受。
為此,多家觸控與顯示玻璃廠商不斷在升級其產品,但大尺寸、“窄邊框”的顯示玻璃加工生產環節表現出更多的挑戰和苛刻的要求。
納米級標準,造就更高良品率
生產商要迎合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需要不斷進行科技研發、控制加工成本。關于加工成本,在整個加工過程中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步驟--玻璃的”切割裂片”。只有這一步完美進行才能繼續下一步的加工,否則之前的加工成本將有所損失,因而“切割裂片”的良品率關系著整條生產線的成本投入。
在這個關鍵的加工步驟中會使用一個關鍵耗材--超高精密鉆石刀輪。它的尺寸嚴格控制達百納米級,其直徑最小1.00㎜,齒深能達到1.0μm,也就是說一枚鉆石刀輪的齒深是PM2.5顆粒直徑的2/5(以上數據來自北京沃爾德)。
關于這枚小小的超高精密鉆石刀輪的背后還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超高精密鉆石刀輪的故事
2005年后,TFT-LCD液晶板面、基板玻璃、蓋板玻璃陸續發展起來,但用切割裂片的產品被國外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壟斷性生產和銷售,中國不僅每年要花費巨額外匯采購這類產品,還嚴重制約了中國顯示行業的發展及整體競爭力。
中國企業制造不出如此精密的產品?2005年一家北京的民族企業--北京沃爾德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原北京沃爾德超硬工具有限公司)開始對這類產品進行了解。當時,北京沃爾德已擁有超硬材料精密加工的國際領先成熟技術,通過調研判斷該產品高度契合公司技術優勢,當即啟動“超高精密鉆石刀輪項目”。
沒有加工圖紙、設備、參數、工藝,不知道使用哪種材料,如何實現產品特質,在無任何資料、任何制作經驗的情況下,生產百納米級精度要求的產品無疑是困難重重。一切從零開始,沃爾德團隊從全球范圍內精選料材、竭力利用自身加工技術優勢進行研發;經過無數次頭腦風暴、成千上萬次失敗的試驗,沃爾德研發團隊仍舊執著地研發下去,該項目一度遭到公司內部的不斷質疑,經常有砍掉此項目的言論提出。在承載著巨大壓力下,沃爾德領軍人陳繼鋒和項目負責人唐文林敢于堅持,并努力保留住“超高精密鉆石刀輪”項目,在團隊的不懈鉆研下,最終制作出第一枚超高精密鉆石刀輪。
然而,困難的陰霾并未因為克服了生產困難而退散。國人的不相信、外企的不信任,沒有一家公司愿意測試沃爾德鉆石刀輪,更不說購買使用。國外能批量生產此類產品的企業屈指可數,更何況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中國企業呢?當時高昂的顯示玻璃也讓相關廠家不愿意輕易嘗試,沃爾德又再次陷入僵局。這樣的項目是否真的有保留的必要性?沃爾德人常常捫心自問。
好事多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各大企業開始控制成本渡難關。飽受壟斷之苦的國內觸控、顯示玻璃的生產廠家開始加快了關鍵產品“國產化”進程,一些國內知名企業開始試用沃爾德鉆石刀輪。沃爾德終于獲得展現自身實力的機會,憑借生產實力,沃爾德以高品質、極高性價比獲得國內外眾多著名觸控、顯示玻璃加工企業的認可與青睞,為客戶提升加工良率、縮減加工成本,從某種角度來說,也為中國光電顯示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沃爾德成為中國首家能夠批量生產超高精密鉆石刀輪的企業,成為世界三大鉆石刀輪生廠商。
今天,不斷開拓創新的沃爾德依據智能終端設備的發展,能生產出不同齒形、大小、角度的多款超高精密鉆石刀輪,以滿足“輕薄化”、“窄邊框”、覆膜、Bending、Particles、Chipping、曲面等眾多加工要求,解決客戶難題,為客戶創造價值。
這是一個小刀輪撬動大產業的故事。但,故事還未結束……
如約而至的見面
在今年11月的DIC2016中國北京2016國際顯示產業高峰論壇上,沃爾德將攜最新產品與大家進行關于觸控與顯示玻璃切割技術與挑戰的分享,敬請期待,繼續我們超高精密鉆石刀輪的故事!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