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2011、2012連續兩個財年的虧損后,夏普終于在2013年成功扭虧。周一,夏普發布的2013財年(截至2014年3月底)報告顯示,其2013財年實現運營利潤1085億日元,凈利潤115億日元(約合7億人民幣),高于機構平均預期的102億日元。其中,夏普在中國世行的營收為9253億日元(約合566.2億人民幣),中國已經成為夏普除本土之外最大的海外市場。
夏普的財報數據顯示,2013財年的銷售額與前一年度相比增長18.1%,達到2.93萬億日元。按照具體業務部門劃分,夏普數碼信息家電事業部營收7333億日元,同比微增0.1%,夏普健康環境事業部營收3268億日元,同比增長5.6%,夏普液晶事業部營收9910億日元,同比增長17%。夏普方面樂觀預計,2014財年銷售額將達3萬億日元,營業利潤和稅后利潤分別達為1000億日元和300億日元。
此前,夏普已經經歷了連續兩年的巨額虧損,2012財年夏普的經營赤字就高達5453億日元。2013財年得以實現扭虧,夏普方面稱得益于液晶面板、太陽能電池、白色家電等業務好轉。據了解,夏普在傳統的液晶面板業務大力開拓客戶,包括為三星、小米、中興等企業供應面板產品,太陽能電池業務銷售大增,貢獻業績增長。此外,受該國消費稅增稅影響,1-3月份夏普在本土的電視銷售改善、白色家電產品銷售走高。不過,從整體來看,去年夏普累計銷售液晶電視781萬臺,還是較上年同期有2.7%的減少,但銷售總額同比增長了6.6%為4138億日元。夏普預測2014財年液晶電視銷售量目標為820萬臺,銷售額4400億日元。
由財報數據可見,夏普扭虧的動力已經不是來自于家電業務。不僅是夏普,松下2013財年重回盈利也主要得益于公司重組及住房和汽車相關領域銷售的增加,家電業務貢獻得越來越少。周一發布財報的另一家日本電子企業日立,銷售額和凈利潤分別有6.4%和51.1%的增長,達到9.62萬億日元和2649.8億日元,原因也是信息通信服務需求增長及電梯銷量的提升。
日本電子企業在家電業務領域的優勢不再,近年更是紛紛在其他領域發展新業務。此前東芝的財報就顯示,其家電業務部門2013財年出現510億日元的運營虧損,是其五大業務部門中唯一運營虧損的一個。還沒走出虧損泥潭的索尼,電視業務是導致其2013財年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使收益基礎多元化,索尼正致力于在醫療、不動產、資產管理等領域發展新業務。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